从书本到郊野 一次特别的“跨界”生态科考
首页 > 产品中心 > 江南app官方网站-原料

从书本到郊野 一次特别的“跨界”生态科考

  新华社贵阳12月1日电(记者周宣妮)近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的2023年度“重视森林·生态科考”主题科考活动在贵州宽广水国家级天然维护区展开。一支由专家学者、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社会人士及巡护员组成的科考部队深化维护区,针对地质、植物、动物等多个学科范畴展开科学考察。

  据了解,有别于传统的单一学科专业型科考,此次跨学科综合性科考旨在集多方所长、跨界协作,一起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天然维护地系统建造,展示天然维护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成效,增进社会公众维护天然生态认识。

  这是11月30日拍照的贵州宽广水国家级天然维护区。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贵州宽广水国家级天然维护区坐落遵义市绥阳县北部,地处大娄山山脉东部,总面积为2623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5.42%。作为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维护区内现有生物资源699科4576种,其间国家级维护动植物共有112种。

  1300公顷的原生性亮叶水青冈林让这片原始森林成为了各类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休息的天堂,黑叶猴、红腹锦鸡、云豹等67种国家重点维护野生动物繁殖其间。

  这是11月28日拍照的贵州宽广水国家级天然维护区内的国家二级维护动物宽广水拟小鲵。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维护区内的贵州宽广水鸟类环志站内,负责人肖息正在尽心辅导学生进行鸟类环志。怎么轻柔地抓握鸟类,精准丈量各项维度,详尽记载数据,并终究放飞,关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而言,这是一次书本常识实在出现并运用到实践的特别体会。

  11月28日,在贵州宽广水国家级天然维护区工作人员辅导下,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展开鸟类环志。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据研讨鸟类学近15年的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胡灿实介绍,环志便是给鸟类颁布一张特别的“身份证”,在无损伤捕捉鸟类之后,在其腿部戴上绝无仅有的金属环,再放飞天然。如若在不同站点或同一站点的不同时期,抓取到同一只鸟类,上传数据库比对后,就可以多点连线,了解鸟类的迁徙途径。

  驱车赶赴林区,在一众树木之中,亮叶水青冈显得分外巨大,最粗大健壮的树干需三人合抱。在海拔约1762米的维护区内最高峰太阳山上,铺设了弯曲峻峭的步道,令人望而生畏,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胡国雄拾级而上,耐心肠为学生们解说珙桐的英文命名由来,以及我国近年来在植物分类学范畴获得的丰硕成果。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天然维护学院教师闫利平表明,在此次科考中,她不只收成了许多鲜活的教育样本和资料,还经过与专家互动,把讲堂搬到野外,协助学生把教室里学到的常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维护区毗连的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内,贵州省山地资源研讨所副所长周文龙带领学生在岩洞中追寻水的脚印,从一滴水的“游览”为起点探求造貌进程,用简略的稀盐酸滴定试验直观区分岩性,深化浅出地演绎喀斯特的化学溶蚀特性,学生被他的解说深深招引。

  11月28日,贵州省山地资源研讨所副所长周文龙正在介绍岩洞岩壁成分。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北京林业大学研讨生李寒晴坦言,初次来到贵州,收成了许多美妙体会。“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共同且形态万千的次生化学沉积物和壮美的天坑奇迹,一直都令我对贵州充溢神往。此次科考让咱们不难发现到,水在岩洞构成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效果,石笋年轮纹层还能反映古气候演化。”

  “双河洞勘探与研讨工作仍在不断推动,伴随着长度和深度的继续改写,还有十分多不知道的科学奥妙有待去揭晓。”周文龙说,“此次生态科考是一次全新的测验,咱们也期望凭借更多高校的科研力气,跨学科的常识沟通,磕碰出新的火花,处理岩洞开发与维护面对的问题,更好地看护大天然赠予人类的珍宝”。